近些年來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飛速發展和軍事實力的快速增強,部隊武器裝備日益現代化,科技練兵的科技含量越來越高,如何搞好軍事科技新聞攝影及其宣傳,已經成為我軍攝影工作者拍攝新聞照片和軍隊報刊宣傳的主要任務和面臨的主要難題。
充分認識更新觀念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由于長期受“大而全小而全”、“人和武器在同一畫面里”等舊觀念的束縛,致使攝影記者拍攝新聞照片和報紙圖片宣傳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大而全小而全”,畫面貪大求全,包羅萬象,刻意完完整整。如拍攝大場面,要求人要多,裝備要多,道具要多;拍攝小場面、小鏡頭也是缺一不可。畫面布局前景、中景、遠景都具備;構圖對稱,均衡,四平八穩。這實際上是一種傳統唯美主義的反映。現代化戰爭是在廣袤的戰場上進行的,一個畫面求全求完整幾乎是不可能的。
“見物不見人”,這是長期以來,攝影記者拍攝照片和圖片編輯使用照片的禁區。以前照片里如果沒有人肯定是不能用的,這種意識是戰爭年代攝影延續下來的傳統意識。在那“小米加步槍”的時代,武器裝備小,人和武器從不分離,連戰士睡覺都是抱著槍的,訓練、打仗人和武器裝備肯定都可以攝入一個畫面里。然而現在不同了,科技的迅猛發展,武器裝備現代化,很多先進的武器裝備,威力是巨大的、無比的;現代戰爭是信息戰、電子戰、科技戰,戰場上是見不著人的。如海灣戰爭、伊拉克戰爭,美國從軍艦上發射巡航導彈、從戰機精確制導打擊目標。所以,按照過去那種要求“人和武器”都拍在一個畫面就困難了,同時許多情況是不符合實戰要求的。
如果用老眼光去看新時代,用老辦法去表現現代軍事領域,就要落后掉隊。只有我們的新聞攝影觀念與軍事科技的飛速發展合拍,才能做到與時俱進,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
軍事科技新聞攝影要符合科技練兵的要求
現在,有些反映軍事科技方面的照片,特別是軍事演習的照片,看起來似乎很有氣勢,但只要一推敲,就不符合實戰訓練的要求。比如有的一個畫面里拍了幾十輛坦克或一二十艘軍艦,可以看得出來,它們之間的距離很近,不是實戰要求的距離,如果稍不注意,就會撞上;有的為了表現立體戰,把空中的戰機和海上的戰艦拍在一個畫面里,就讓戰機飛得很低,很容易出危險,絕大多數情況下戰機與戰艦是不能出現在一個時空里的;有的拍步兵與坦克協同的照片,搞“人海戰術”,等等。其原因之一是擺布導演,弄虛作假沒有徹底根除;原因之二是圖片編輯在使用照片時又片面追求“氣勢”、“陣容”造成的。
新聞攝影是新聞事件現場的真實反映,必須忠于事實,忠于現場,符合實戰的要求。在此基礎上,攝影記者要不斷更新思維,更新攝影手段,努力捕捉具有沖擊力的典型情節、典型瞬間。
在軍事科技新聞攝影的難點上下功夫
軍隊攝影工作者普遍反映軍事科技新聞攝影難:科技含量高,形象表現難;用獨幅照片反映科技練兵難;畫面無人,拍“鮮活”難;保密性強,上報難。
大家認為,現代軍事科技攝影在處理人與武器的關系上更有新的思維,新的觀念。不可否認決定戰爭勝負是人和武器,人是決定因素,武器是重要因素。過去戰爭年代,武器是很落后的,戰爭的勝利在很大程度上靠人的勇敢,不怕死是很重要的,人是“決定因素”也主要從這點講的。而現代許多戰爭,打的是高科技、高技術,人須是掌握和駕馭武器裝備的,但在“暗處”,而不在“明處”,絕大多數情況是見不著人的。那么,無論是訓練或是演習,用攝影的手段要表現武器裝備,同時又要表現人,特別是要容納在一個畫面里,那就十分困難了。在這種情況下,大家認為充分表現武器裝備的強大威力也是可以的,武器裝備的先進和強大威力正是反映掌握駕馭這些先進武器裝備的人的高超素質。如果既要反映人又要表現武器裝備,可以采取兩三張、三四張組照的辦法。
有的同志在談到軍事科技新聞攝影的突破點時說,“一滴水能折射出太陽的光輝”、“窺一斑而見全豹”,我們要“以點代面”,以局部表現全體,一輛坦克,一艘軍艦,一枚導彈,我們要選擇它的最佳瞬間,最佳角度,如攻擊或發射時,調動拍攝手段拍出氣勢,也能顯示武器裝備的強大威力。還要注意拍些在武器裝備訓練中的先進典型和代表人物,因為他們最能反映現代化軍事訓練的最高水平,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軍事科技有個保密的問題。新“玩意兒”是新聞,一般科技含量高,但保密性太強,不讓拍,又不讓見報,比較難。但大家認為新式武器裝備及科技練兵動態,是敵對勢力關注的焦點和竊密的重點。我們一定要從國家利益的高度出發,增強法律意識和遵守保密紀律,處理好采訪發稿與保密的關系;一是認真履行審稿手續;二是頂住利益的誘惑,人家“購貨”,我們不“賣貨”;三是通過互聯網發送照片要慎之又慎,因為互聯網是一條“看不見的戰線”;四是把好照片沖洗關,防止重要照片、底片丟失或被復制。一般而言,科技成果可以報道,而技術及具體數據不能暴露。
軍事科技領域有一些高科技、高技術的“隱形”科技項目,看不見,摸不著,如,從戰爭角度講,電子戰、網絡戰、信息戰等;從武器裝備上講,激光武器、電池脈沖武器、碳纖維彈、數字化武器等。這些項目給軍事科技新聞攝影提出了新的課題,需要我們更好地去探究它。
軍事科技的發展,給攝影記者帶來巨大的挑戰
對有的照片不符合軍事常識,不符合科技練兵的要求,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不懂得軍事科技知識。現在有的搞攝影的同志成天“忙忙碌碌”,還是靠過去那種“硬干”,所以拍的照片平平淡淡,沒有深度。當今是科技時代,人的頭腦應該是“適應”的頭腦,科技的頭腦,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我們搞攝影的同志,必須努力學習高科技知識,特別是軍事科技知識,只有這樣才有資格去拍攝軍事科技照片。現在我們手中的“武器”都很先進,數碼相機的運用,圖片傳輸系統的建立,網絡媒體的繁榮,給攝影記者的工作帶來了極大的用武之地。但是我們要看到,有的同志連手中的“武器”的功能和性能都還沒有全搞懂,那么又怎么去發揮它的作用呢?我們不僅要熟練地掌握和運用手中的“武器”,而且要努力開發新的攝影語言、新的攝影手段去搞好軍事科技新聞攝影。
(作者系中國新聞攝影學會副主席,解放軍報攝影部原主任,少將軍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