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一輪一輪傳聞襲來,佳能EOS 5D Mark IV逐漸浮出水面,而這款5D系列新援終于在8月25日這天正式與大家見面。對于這款EOS 5D Mark III的“正牌”繼承者,我們首先要弄清,EOS 5D Mark IV與EOS 5D Mark III、EOS 5DS/EOS 5DS R的“親戚關系”。
歷代5D產品
5D系列規格對比
1.產品定位:接過EOS 5D Mark III的“全能”大旗
提起EOS 5D Mark III,人們對它的印象是“全能”、“無明顯短板”、“中庸”、“均衡”,與D800的偏科相比,很多追求像素與高感平衡的用戶都會選擇它。拋去營銷因素,EOS 5D Mark III雖然沒有高像素贏得眼球,但依靠“無明顯短板”、“平衡”在市場上實實在在擊敗了對手。
EOS 5DS/EOS 5DS R為高像素分支
去年佳能推出EOS 5DS/EOS 5DS R時,小編就強調它們并不是EOS 5D Mark III的后續機,這就像D800/D800E與D700的關系。佳能EOS 5D Mark III走的是平衡路線,而EOS 5DS系列是衍生出的高像素分支。事實上佳能搞“同宗別脈”不是第一次了,在旗艦單反上就曾分EOS-1D和EOS-1Ds兩個系列。既然EOS 5DS系列定位是高像素,那么EOS 5D系列就只有兩條路可走,要么繼續堅持平衡路線,要么改走另一個極端,那就是高感高速路線。
從EOS 5D Mark IV的參數來看,顯然佳能選擇了前者,至于為何不選高速路線,小編覺得至少有兩點原因,首先要高速勢必讓像素提升很小,比如2500萬像素,雙DIGIC 6處理器能達到10fps,單DIGIC 6+也就8fps的水平,像素僅僅提升兩三百萬恐怕很難滿足現今用戶的胃口;其次全畫幅高速機會威脅到EOS-1DX系列,而且在處理器、反光鏡系統上會增加成本,既然如此佳能寧愿出APS-C幅高速機(比如7D2)也不會動全幅。綜合來說,佳能并不愿做吃力不用討好的事情,希望繼續走平衡路線能夠復制EOS 5D Mark III的輝煌。
了解EOS 5D Mark IV的家族定位,后面一系列參數的設定就很好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