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人工智能的革命性進步,正在改變著人類的生產、生活和思維方式,必將對社會發展和文明進步產生深遠影響——一切行業都不可避免地因為人工智能的到來而進行重塑。與科學技術同生共長的新聞攝影事業,在迎來新的歷史機遇的同時,也面對人工智能帶來的巨大挑戰。
真實是新聞的生命。新聞攝影的真實性來源于新聞現場的真實記錄,來源于準確恰當的圖片說明,來源于對客觀世界的正確反映。而AIGC仿真圖像是以大量數據為基礎,利用影像大模型,根據提問詞“無中生有”生成的數字圖像。迥異的生產方式,決定了兩者的本質區別。新聞攝影的現場特性和客觀反映,是攝影報道公信力的根源所在,AIGC仿真圖像再逼真,也是憑空生成的,無法取代新聞攝影的紀實價值。
為推動中國新聞攝影健康發展,促進媒體從業者積極合理使用AI技術,傳承新聞攝影傳統價值,我們提出如下四點倡議:
一、清晰認識新聞攝影與AIGC仿真圖像的使用界限。媒體從業人員要積極學習AIGC仿真圖像的相關知識,清晰認識新聞圖片與AIGC仿真圖像的使用界限,并在工作實踐中認真鑒別,避免攝影風格的AIGC仿真圖像充當新聞現場圖片。
二、發布AIGC仿真圖像時要恰當標注。媒體在使用AIGC圖像時,務必明確標注“AIGC圖像”,嚴禁在新聞報道中使用無標注的AIGC圖像。
三、提高對AIGC仿真圖像的辨析能力。新聞從業者應培養鑒別能力,從圖像本身的時空邏輯、畫面元素、透視、景深、色彩關系等方面判斷影像真實性,同時要積極學習先進技術,提高技術鑒別水平。
四、把好入口關,加強對新聞從業者的引導。媒體管理者、攝影負責人、內容主編、圖片編輯等,應把好“入口關”,加強對攝影記者、通訊員、簽約攝影師的業務指導和教育培訓,強化編輯部編審流程,提升管理水平,制定恰當的獎懲機制,促進人工智能在新聞攝影報道領域的規范使用。
我們相信,以上倡議的認識和落實,將使AI技術在賦能新聞攝影的同時,實現更為健康有序的發展。
讓我們攜手共進,堅守新聞攝影真實性這一底線,規范使用AIGC技術,嚴守新聞攝影的現場紀實性拍攝底線,為歷史留存真實的影像底稿,為新聞攝影行業的長遠發展貢獻力量。
中國新聞攝影學會
2024年10月10日
關于我們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投稿信箱:cnpressphoto@gmw.cn
京ICP備19055723號 Copyright ?cnpressphot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