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攝影網訊12月25日,中國新聞攝影學會(第九屆理事會)無人機專業委員會第一次工作會議在北京《攝影世界》雜志社舉行。本次會議是學會第九屆理事會換屆后新一屆無人機專業委員會的首次工作會議。中國新聞攝影學會會長蘭紅光、副會長雷聲、秘書長韓敬以及無人機專業委員會委員、特邀嘉賓參加會議,蘭紅光、雷聲為新一屆無人機專業委員會的委員們頒發聘書。
圖為中國新聞攝影學會會長蘭紅光(中)在會上講話。
蘭紅光會長在致辭中指出,學會在業內率先成立無人機專業委員會,在促進新聞攝影創新和行業自律發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專委會積極探索無人機在新聞攝影領域的多元應用,在眾多重大事件報道、主題宣傳活動中,無人機以獨特視角為報道增色添彩,為行業發展注入了新活力。他指出,科技創新是推動新聞報道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要把技術創新的紅利,轉變成全媒體時代優質新聞報道內容生產的紅利,努力創作出更多優秀的無人機攝影作品。雷聲副會長致辭說,在無人機新聞采訪實踐中要注重與傳統攝影手法有機融合,形成優勢互補,讓觀眾既能感受到宏觀場景的震撼,又能捕捉到細膩的人文情感,增強新聞作品的感染力與傳播力。會議總結了上一屆專委會的工作,報告了下一年度的工作計劃。
圖為會議現場。
圖為中國新聞攝影學會會長蘭紅光(右一)、副會長雷聲(右二),在會前參觀北京藍天飛揚飛行學院展示的航拍無人機。
作為會議的重要內容之一,各位委員圍繞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以“無人機賦能中國新聞攝影創新發展”為主題進行了研討。首先發言的王火炎介紹了《廈門日報》在無人機報道方面的實踐。他認為,無人機攝影突破了視覺限制,以空中視角強化圖片敘事,為重大主題報道添了彩。當前,“短視頻”新聞發展迅速,這為進一步拓展無人機在新聞采訪中的多元化、深層次融入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劉大偉在視頻發言中表示,消費級航拍無人機以其便攜、智能、易控等優勢,在攝影采訪中被廣泛應用,“上帝視角”的無人機照片已成為新聞攝影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全媒體時代加速了新聞報道的變革,作為新聞記者要不斷提升守正創新的能力。季春紅認為,無人機攝影打破傳統新聞攝影視角限制,能夠獲取宏觀場景或特殊位置的畫面,使新聞攝影在傳達信息的廣度上得到了極大的拓展,應進一步推動無人機在內容、技術、靈感和美學等方面的創新融合,讓無人機在新聞攝影領域大放異彩。
來自上海的鈕一新表示,應不斷加強無人機攝影實踐與理論的結合,圍繞“無人機+教學”“無人機+創作”“無人機+傳播”推動無人機技術在更廣泛的人群中落地。楊諾表示,在媒體融合、低空經濟開放的時代背景下,航拍無人機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應進一步利用互聯網和實體平臺相結合,加強無人機的專業化培訓,加強對無人機使用專業化、規范化的引導。陳立群認為,作為攝影刊物應加大對無人機攝影優秀作品的展示力度,加強對無人機攝影技術應用的介紹,為創作者搭建學術交流與理論探討的平臺。
高興貴認為,無人機可以在難以抵達的危險或特殊區域進行拍攝,但也容易引發公眾隱私、飛行安全等問題,還需要進一步加強技術培訓,不斷提升從業者的素養,讓無人機在新聞攝影領域更好地發揮作用。岳書華委員說,面對日新月異的科技發展與不斷變化的觀眾審美需求,攝影記者要不斷探索無人機在拍攝手法、畫面效果等方面的潛力,同時要在實際應用中注意合理合規,加強自律。
圖為會議現場?! ?/p>
圖為王火炎分享無人機攝影在《廈門日報》重大主題采訪中的應用。
與會委員還集中學習了《中國新聞攝影學會章程》,現場了解了最新無人機器材及技術。委員們一致表示,在中國新聞攝影學會的領導下,大家將積極推進無人機理論研究,做好會員服務,不斷探索無人機創新技術在新聞報道中的應用,為推動中國新聞攝影事業的繁榮發展注入創新動能。
關于我們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投稿信箱:cnpressphoto@gmw.cn
京ICP備19055723號 Copyright ?cnpressphoto.com